(承上則)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應許時,亞伯拉罕已經75歲了;上帝向他顯現說:「你要離開本地、本族、父家,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。我必叫你成為大國,我必賜福給你,叫你的名為大;你也要叫別人得福。為你祝福的,我必賜福與他;那咒詛你的,我必咒詛他;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。」(參 創12:1-4)
美索不達米亞的偉大文化,是人類所知道最早的文化,而這文化與《聖經》密切相關,因為那就是亞伯拉罕被上帝呼召出來的原先文化;如果你在其中看不見亞伯拉罕的事蹟,因為亞伯拉罕已經從那裡出來了。亞伯拉罕為何從美索不達米亞出來?因為那些文化是與神的旨意相悖的,所以神把他帶出來。
你已經去看「美索不達米亞羅浮宮兩河流域珍藏展」(2001年3月24日-7月15日 國立歷史博物館)的人舉手我看看……只有這幾個人去,其他的人做什麼?我第一次去大排長龍不得進入,我就馬上坐計程車回家,因為我沒有時間;過了幾個禮拜我再去,才能進去。他們對我說,「虧大本!因為把這些東西,從法國羅浮宮借來花了好多錢,台灣要看的人很少。」我說,「那之前排隊在看什麼?」他們說,「那時,人是來看兵馬俑的。」兵馬俑就是秦始皇陪葬品,這叫作「冥器」,與死人同埋葬的東西,這雖然是數目很大,工藝差不多,但是在整個信仰的價值上根本沒有意思,它不過是表示一個人的輝煌的成績,當秦始皇(嬴政, 259-210 BC)死了以後,不到20年秦帝國(221-207 BC)就完全消滅了。
只有神的話是永遠的!而神的永恆性,就透過亞伯拉罕對祂的信仰,把這種偉大的本質傳流到我們今天,所以《羅馬書》好幾次說,上帝不但稱亞伯拉罕為義,也稱我們這些因信耶穌基督的人為義,稱外邦那些與亞伯拉罕一樣信從上帝的人為義;所以亞伯拉罕是萬人之父、信之人的父、多國之父。(參 羅4章, 4:11-13, 16-25)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