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多幾日」(參 徒1:5)就排除了570年以後才來的事,所以「不多幾日,你們要受聖靈的洗。」表示就是將要發生,立即就要實現,而不是等幾百年以後才有一個孩子生出來叫作保惠師。所以《使徒行傳》這一段是很重要的,而路加是一個非常注意歷史的希臘文化作者。
耶穌基督用的馬太、馬可、約翰都是使徒跟使徒的後人,馬可本身不是使徒,但是《馬可福音》應當說就是彼得福音,因為馬可就寫下彼得所要講的耶穌事蹟,所以馬可成為彼得的代筆人,為這個緣故,《馬太福音》是使徒要寫下來的東西,《馬可福音》也是使徒要寫下來的東西,馬太是自己寫,彼得是透過馬可寫,約翰也是自己寫。
當然約翰的偉大,我已經在這裡講過很多次了,他是最年輕的使徒,在他思想記憶最清楚的時候就看耶穌基督在地上一切的行動,聽見耶穌基督一切的言語,親自摸到耶穌基督,與祂同在有最多的時日。約翰是一個很特別的人,在他最年輕的時候,他就加入了耶穌的使徒,到他最老的時候,他離開世界,所有的人已經比他早死了,所以他跟隨主的時日,最少比彼得多二十多年,他跟隨主的人生經驗,是在保羅死了二十多年以後才寫下《約翰福音》,而他年輕最清晰的頭腦,到他跟隨主幾十年所見到所有的事,特別是保羅、彼得死了以後,諾斯底派的假福音充斥教會,到第一世紀結束,約翰寫《約翰福音》的時候,大概當時盛行在整個世界上的假福音的數目,要超過六、七十本,而真正福音只有三本,所以上帝透過約翰在年老的時候,用最清晰的記憶、最謹慎的詞句寫出了最後一本福音,這一本就勝過了所有那些許多假的福音,這是神特別留下他的生命,神特別的恩典。約翰寫這個福音的時候,都是以他有原來猶太背景,加上因為年紀輕,在整個普世化的文化中,受希臘的影響,所以他可以用很好的希臘文,寫出了猶太宗教觀念傳流下來,《舊約》過渡到新約的這些啟示文學。
但是路加不一樣,路加不是耶穌的使徒,而路加是一個受希臘文化薰陶長大的青年人,所以他對時態「tense」,對時間觀念「the concept of time」,對時間歷程「the procedure of time」是比猶太人更敏感的。每一個民族的文化,有他們傳流下來的要素,是別的民族不能相比的;猶太人對於聽神的話,對神的話產生反應的傳統,是很熟悉的,但是希臘人對於世界大自然的現象,觀察、分析、演繹、推敲,然後歸納、邏輯思考,以及時間的進展,先後次序的了解,是超過希伯來文化;所以路加在寫《路加福音》時,他就按照年代的次序,比別的福音更謹慎先後的問題,所以路加寫福音時,時態性的進展跟他所注意的重點,是其他福音所不能相比的。
為這個緣故,當路加再寫《使徒行傳》,他就把「不多幾日」這幾個字放進去了,而這「不多幾日」就是一個最重要,也是最鋒利的武器,來抵擋回教徒認為,所謂的保惠師是570年以後才生下來,632年才死去,另外一個超過幾百年才生出來的人,所以「不多幾日」這一句話是很重要的。
我相信你讀所有《使徒行傳》第1章的注釋書,全世界沒有一本書提到這一點,因為這「不多幾日」幾個字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,所有的解經家幾乎都在歐洲、美國、澳洲、英國,他們不在回教地區,我是住在回教地區,所以我知道他們怎麼把《約翰福音》14章跟16章曲解成為將要來的那一位就是穆罕默德。感謝上帝。
《使徒行傳》第1章提到「不多幾日」,就使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否定他們解釋的正確性,但是他們又不接受《使徒行傳》,因為他們只信有福音、有詩篇、有律法,其他所有的《保羅書信》,他們認為就是竄改福音,有計劃來把基督教原先應當有的正確福音改頭換面,變成保羅救贖觀,變成神有兒子的基督論,這種邪惡的與原來的完全不相同的結果;所以,我們不能再跟他們再辯論,因為他們死守他們自以為絕對不可能錯誤的那種宗教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