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呈上則)猶大出賣主、彼得否認主,兩者不同嗎?不同;不同在哪裡呢?當耶穌看彼得時,彼得就流淚痛哭,因為他的生命覺悟到他做錯事了,他是有生命的人。猶大呢?耶穌說:「你所做的,快做吧!」猶大就去賣主了。(參 路22:61-62, 約13:27-30)
逾越節宴席中,耶穌對12個門徒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。」他們就甚憂愁,一個一個的問耶穌;他們不是說「是我嗎?」而是:「主,是我嗎?」猶大等大家講完以後,他說:「拉比,是我嗎?」他不能講「主」,因為他與基督從來沒有主跟僕人的關係,他沒有主跟生命之主、與生命被主管理的關係,他就照著普通的規則對耶穌說:「拉比,是我嗎?」(參 太26:19-25)如果你讀經這樣不謹慎,我替你擔憂。
巴哈(Johann Sebastian Bach, 1685-1750)1727首演的《Matthäus-Passion 聖馬太受難曲》,人們注意到巴哈讀經是很謹慎的;當唱到〈太26:19-25〉這一段時,「Lord, is it I?主,是我嗎?」一共 11 次就停止了,過一段之後,猶大再接下去是第 12 次「Is it I, Rabbi?拉比,是我嗎?」
猶大跟彼得不同的地方,猶大出賣主是從來不悔改的,彼得軟弱跌倒,是馬上覺悟就回頭的;所以王明道不是猶大,王明道是彼得;你是猶大,是彼得,我不知道,你應當自己省察自己。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