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呈上則)有形教會裡有一些人不是真正得救,也不是永恆中被揀選的人,卻在有形教會中也蒙了光照,嘗了天恩的滋味,經歷了上帝的恩典,但是他們沒有進到救贖之恩的範圍裡。
領受天恩滋味的人多得不得了;一位基督徒做好事,那好事臨到你身上,你就嘗了天恩的滋味。今天在美國有很多從中國來,還是孤單、貧窮、困苦,英文也不好的中國的子弟,基督徒以愛心接待他們。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愛心接待,後來他發現,「基督徒不錯,很有愛心,講完道還請我吃飯,免費的……」凡是第一次來的,不必交錢;這樣,他就每個禮拜天都不煮菜,每個禮拜天換一個禮拜堂,每個禮拜都是第一次來的,那牧師一定去載他來的;結果他嘗了很多天恩的滋味,因為他貧窮、孤單、人地生疏,不知道什麼人是他的朋友,突然有一些有愛心的基督徒來把他帶去教會,他就在天恩滋味的環境裡長大,也慢慢被寵壞了。慢慢地,他們產生了偏差的思想,「教會需要我!」從來沒有想「我需要上帝」,他們想,「是教會需要我,如果沒有我,教會空空洞洞,我讓教會熱鬧起來,也很好。」基督徒為了表示愛心,什麼都不計較、什麼都犧牲,還以為能感動他們,結果不是感動他們尊重你,而是感動他們尊重自己!「某某人,明天是禮拜天,我帶你去聚會好嗎?」「哦,明天我沒有時間。」變成是他要不要,由他決定;不再是他領受恩典而感恩,乃是在乎給你機會服事他。
這些人他們嘗過天恩的滋味,他們也聽了道,蒙受光照嗎?「……不錯,很好;我在共產國家裡,沒有聽過這種愛心,都是仇恨、報仇、自私,都是以牙還牙、以眼還眼;在這裡看見有這樣犧牲、這樣偉大的基督徒,原來基督教不錯,怪不得美國這樣強,因為這偉大的愛心。」他們光照領受了,天恩的滋味也領受了;等到他畢業了,找到工作了,錢多了,不需要那一頓飯的時候,你怎麼打電話給他,他也不來了。他說,「禮拜天是跟我家人去旅行的時候,不要吵我。」因為他嘗過天恩了。(待續)